| 国家两部门联合出击!物业行业价格战乱象迎来最强监管 |
| 发布时间:2025-10-27 16:58:15 来源:物业新闻网 阅读量:16 |
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无序竞争会对行业发展、产品创新、质量安全等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为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助力高质量发展,2025年10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当下,以物业费为代表的定价问题仍在持续困扰着物业管理行业与物业企业,《公告》能够助力物业管理行业的定价行为更加规范,从而实现“质价相符”的市场环境。
政策解读:杜绝价格无序竞争,价格与成本直接挂钩 《公告》的核心目标是遏制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和损害行业长期发展的价格无序竞争行为,其措施结合了事前引导与事中事后监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定价基本原则:强调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应遵循公平、合法、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进行自主定价。 行业平均成本调研:针对价格无序竞争问题突出的重点行业,鼓励行业协会在主管部门指导下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为经营者合理定价提供参考。 规范招标投标行为:要求经营者严格遵守《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特别强调不得以低于自身成本的报价竞标,以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 行业自律:要求行业协会遵守《价格法》和《反垄断法》,加强行业自律,引导经营者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总体来看,新政对于物业企业、地方政府、监管部门与行业协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方应共同推动物业管理市场定价机制更加完善,从而提升行业整体的服务质量。 中指观点:高性价比是物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自2024年各地物业费限价政策落地以来,全国多个主要城市相继掀起物业费调价潮。截至目前,围绕物业费降价、物业服务标准的争议仍在持续发酵,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行业深度思考。然而,过度降价的热潮、物企之间的低价竞争,以及“带资进场”等变相“竞价”的行为,将价格竞争凌驾于服务品质竞争之上,最终会导致行业的发展背离“质价相符”的行业生态,陷入“价格下降”→“服务下降”→“价格再下降”的恶性循环,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 图:物业企业“低质低价”循环
从内容与发布机构来看,《公告》事实上适用于所有存在价格无序竞争的市场,并非单独针对物业管理行业而发布。然而,物业费定价刚好是当下困扰物业行业的重点问题之一,因此《公告》的出台对物业管理行业完善定价机制具备积极的意义,也是对当下行业过于关注低价竞争的一次有意义的纠偏,有助于推动市场重新回归重视服务品质的良性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物业管理行业竞争加剧的当下,“优价”与“提质”的并行推进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法则。当业主对服务价值的审视日益严苛,高性价比正成为物业企业核心的竞争能力。它既非低价倾销,也非奢侈堆料,而是以科学管理实现服务升级与成本优化的动态平衡,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释放更多资源用于服务品质建设,进而优化业主体验,最终提升业主的满意度和项目的收缴率、续约率,提升物业企业的溢价能力,形成良性循环。 图:物业企业“高性价比”服务良性循环机制
通过服务创新和技术赋能提升服务质量,有助于物业企业跳脱低价低质循环,实现价格与价值的动态适配。由于物业管理项目需要承担包括人力、设施维护、清洁卫生、绿化养护、办公费用、保险费用等多种成本,仅从降低价格入手并不代表着实现“质价相符”,过度降价会极大地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项目可能陷入“低收费—低质量”恶性循环。
|
| 上一条:没有了 |
| 下一条: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重磅新政:物业行业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关键支撑 |